溫良恭儉讓的風范 天蠶重慶網絡公司:網站建設、網站制作、網頁設計、公墓管理軟件/公墓管理系統/公墓軟件/公墓系統、陵園軟件/陵園系統、政協提案系統、汽車經紀業務管理系統/汽車經紀軟件、物管軟件/物管理系統/物管收費系統/物業管理軟件/物業管理系統、域名、虛擬空間 【原文】 子禽問于子貢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聞其政。求之與?抑與之與?”子貢曰:“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” 【注釋】 子禽:姓陳,名亢,字子禽。子貢:孔子的學生,姓端木,名賜,字子貢。夫子:古代對人的敬稱。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司寇,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為夫子。后來也因此而沿襲稱老師為夫子。其諸:表示推測的語氣,相當于“大概”、“或者”之類的意思。 【譯文】 子禽問子貢說:“夫子每到一個國家,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。是他求來的呢?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?”子貢說:“夫子是靠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儉樸、謙讓而獲得的。夫子這種獲得的方法,大概和別人獲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?” 【讀解】 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,表現在外是一個人做人的態度,行為的風范;植根于內則是人格的修養,文化的積淀。 孔子因為有這樣的修養和風范,所以別人會主動部政于他,請求他的指點。 當然,真要參與政事,治理國家,改造世界,僅有這種溫、良、恭、儉讓的風范是不夠的。所以革命家毛澤東要說:“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不是做文章,洋是繪畫繡花,不能那樣雅致,那樣從容不近,文質彬彬,那樣溫良恭儉讓。”(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》) 說到底,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是夫子的風范,儒者的本色。所以,即便是孔子本人,雖然別人都愿意問政于他,但他最終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,只好回國做一個教書先生了此一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