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與利的選擇 天蠶重慶網絡公司:網站建設、網站制作、網頁設計、公墓管理軟件/公墓管理系統/公墓軟件/公墓系統、陵園軟件/陵園系統、政協提案系統、汽車經紀業務管理系統/汽車經紀軟件、物管軟件/物管理系統/物管收費系統/物業管理軟件/物業管理系統、域名、虛擬空間 【原文】 子日:“君子喻①于義,小人喻于利。” 【注釋】 ①喻:明白,懂得。 【譯文】 孔子說:“君子懂得的是義,小人懂得的是利。” 【讀解】 這正如“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”一樣,把“義”與‘喇”作為一對對立的范疇并列起來,讓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選擇。 你選擇‘義”還是“利”呢? 其實,你已沒有選擇,因為你只能做君子,不能做小人。 正因為如此,才形成了“君子羞于言利”的傳統心態。直到進人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,人們才發現,君子也要“不羞于言利”,該做的貢獻要做,該拿的錢也照樣要拿。也就是既要“喻于義”,也要“喻于利”。 于是便有了“義”與“利”之間的若干糾葛,若干不清,若干的尷尬人做出若干的尷尬事。比如說“義演”還是‘利演”的問題,勞動所得還是貪污受賄的問題,如此等等,舉不勝舉。 問題是不是出在“利”這頭猛獸一旦被釋放出來,“義”就不大招架得住呢?就像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樣,一旦放出了魔鬼,人間就不得安寧。 所以,圣人要把“義”與“利”分別開來,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嚴格的界限。其用心良苦,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“義”而輕“利”罷了。 |